新亚冠,让中超“欲罢不能”
本周,新赛季亚冠精英联赛附加赛开打,除了首次采取跨年赛制,其他改制力度也非常之大。首轮较量中,迪拜青年国民大胜塞帕罕晋级下一轮,前者甚至派出了11名外援与归化球员,这大概就是新赛季亚冠的趋势——不再限制外援。
新赛季亚冠正赛第一阶段不再称为“小组赛阶段”,而是以“联赛阶段”取而代之,并模拟“瑞士制”,球队的比赛将进一步增大;到了第三阶段(八强战)又将采用集中赛会制,不再分东亚区和西亚区,直接展开东西亚对决,一场定胜负。
这种混合型赛制无疑将令亚洲精英联赛的偶然性和刺激性大大增加,为了刺激球队,亚足联也大幅提高奖金,比如第一阶段,每支球队出场费达到80万美元,赢球奖金再追加10万美元,最终的冠军奖金高达1000万美元,亚军也有400万美元奖金。
对于竞技水准已大幅落后于沙特、日韩联赛的中超豪强来说,新赛制的亚冠联赛对球队来说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不跨年的中超赛制依然与亚冠有矛盾,一方面中超球队并不富裕的“账面”和阵容已越来越难以支撑三线作战的考验,但是丰厚的奖金,对于越来越穷的中超俱乐部来说,也具备一定的诱惑力。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中超球队不会再像当初一样去草草应付亚冠赛事,而且亚冠精英联赛、亚冠二级联赛和亚足联挑战联赛相互间存在升降级关系。比如即将参加亚冠精英赛附加赛的山东泰山,尽管目前在中超一败涂地,但即使输球也将获得参加亚冠二级联赛的资格,你要想彻底“摆烂”还真不好意思。
CBA靠“混”的日子到头了?
新赛季CBA外援注册期已经到来,多名曾在NCAA打球的外援成为香饽饽。同时,新赛季CBA将放开外援的消息不胫而走。比如外援政策改为4节7人次、后4名球队4节8人次、后4名球队最后一节可以使用“双外援”等。可以说,中国篮球落魄而且看不到一点反弹的迹象,让中国篮协终于决心改革联赛。
此前CBA不愿意放开外援,很大原因是担心本土球员得不到机会锻炼。不愿意恢复升降级,是为了保护一些俱乐部的利益,维持联盟的稳定。但以此带来的恶果是,产生了很多打“养生球”混薪水的球员与动不动“摆烂”的球队。如果CBA球员不努力去争取上场机会,真的要担心会没有饭碗了,当然对于那些本身的替补球员来说也无所谓,他们反正一直在淘汰的边缘。
对于联盟格局来说,一些中游球队可能会获得更多机会,超级外援的加盟会使得各队之间的差距被进一步拉近。当然,CBA能否请来更多的优质外援还不一定,毕竟CBA公司一再下调外援薪资帽,外援工资帽为425万美元,收入薪水的削减显然会影响对欧美球员的吸引力。最近几年频现CBA球队欠薪,也会使得高水平外援对来华效力有所顾忌。要想挽回口碑,CBA公司对外援薪资问题的漏洞必须引起重视,规范外援合同迫在眉睫。
欧洲“夏窗”为何鲜有大交易?
下周末,欧洲五大联赛即将开始新赛季,即将截止的转会市场却难见大单交易。皇马凭借免签的方式拿下“自由人”姆巴佩,此外仅有的大单只有阿尔瓦雷斯以9500万欧元(含浮动奖金)加盟马德里竞技、巴萨用6200万欧元签下奥尔默。
马竞在过去两年一直勒紧裤腰,才能在今年挥霍无度;佩德里、亚马尔、加维、费尔明等年轻球员的崛起,才让巴萨财政上的压力得到了缓解,还有余力去追逐奥尔默、威廉斯等球员。两年时间,曼城一买一卖,在阿尔瓦雷斯身上已经赚到7000万欧元,豪门俱乐部也必须要精打算盘。但原先预料的“大鱼”奥斯梅恩,目前却令那不勒斯感到头疼,当初俱乐部叫价2亿欧元才肯谈判,现在即使降价一半,这位尼日利亚前锋依然“滞销”。在西甲、意甲,经济衰退迫使俱乐部要么更多地使用本土球员,要么挖掘一些便宜的东欧球员。像曼城和皇马等豪门,现在只专注于购买年轻球员。
西班牙足球在这个夏天的全面成功,原因之一是西甲本土年轻球员的崛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讽刺了那种“砸钱爆买”的模式,各俱乐部开始追求更多元化的球员架构,而切实向青训要“绩效”,实在是稳赚不赔的“生意经”。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一可 图片 新华社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于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