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科维奇走了,伊万科维奇来了。
根据媒体的报道,中国足协换帅的原因是觉得扬科维奇的能力的确不太行,所以在可选的候选人里,选择了今年已经70岁,经验丰富,还在中超联赛有过执教经验的伊万科维奇。
当然了,便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新帅来了,总会有些新气象,伊万科维奇表示要让国足打得更有“进攻性”,而首场比赛刚好就是面对新加坡,这就是国足唯一有可能大胜的对手了。
于是,国足进了两球,但也丢了两球。
开场之后,国足的阵型还是相当清晰,而且和媒体所料不错,就是442菱形中场:
而在有球阶段,尤其是进攻环节,国足从右边路,也就是费南多一侧打开缺口的意图很明确,费南多也早早展现了自己的对位优势:
至于在主场作战的新加坡,他们在阵型上选择了相对稳健的451,但在无球的时候,逼抢力度还是不小的:
甚至还通过捕捉中国队的失误,用远射打出了射门:
不过,这种对球权和空间的压迫,也给了国足打身后的环境和机会:
尤其是第8分钟这次进攻,右路的优势点位,包括对新加坡防线空间的捕捉,整个思路都是很清晰的:
至于第10分钟的进球就更明显了,先是费南多制造犯规:
随后中国队快发出来,谢鹏飞带球来到右侧底角,把新加坡的两条防线都压在了禁区里,然后外围就空掉了:
谢鹏飞在出球时,新加坡8人都缩在禁区里,整个的战术意识和防守弹性都非常糟糕:
客场先进球,这对中国队来说无疑是个非常好的消息。
是的,不要将现在的中国队和20年前面对这种弱旅可以砍瓜切菜的中国队相比,早早进球,中国队的比赛在理论上会变得更好打,但对于新加坡队来说,早早丢球,也会让他们放下包袱,输也不会像20年前那样大比分输球,现在就该轮到他们进攻了。
于是在第22分钟,新加坡就抓住了442菱形中场的弊端:
这个弊端,就是弱侧防守。
442菱形中场,踢好了气势很足,但并不好踢,因为整个站位略显狭窄,需要球员支出体能来向边路覆盖,所以在这次防守站位里,费南多需要跟着强侧中场一起移动,从而收进中路,这样一来,远端,也就是右后卫身前、身侧的区域就没法照顾了。
这是这个阵型的天然缺点,无法进行头痛医头式的解决,只能是在强侧着重压迫和卡线,从而让对手的转移效率下降,给自己留出向弱侧移动和覆盖的时间差。
所以这一球里,刘洋传球失误,后续压迫不力,让对手从这里起了长传,才是国足的真正问题:
而在狭小区域内传接球出现失误,这个问题在国足很新鲜吗?不新鲜,只不过伊万科维奇不知道而已。
第25分钟,新加坡连转移带推进都做到了,也就是说国足连逼抢带卡线,全失败了:
对于这种情况,阵型上的解决办法就是从菱形站位改回平行站位,放弃层次,先补齐宽度,当然了,你也可以直接从进攻端发力,就像国足在第29分钟这样:
这一球里,国足确实打出了442菱形中场的中路雄厚的特点,在传球质量并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对抗等方式还是把球转到了右路,但包括武磊放弃冲击前点这些瑕疵,其实进攻打得也并没有多好,能够制造一个点球很不错了。
结果,武磊罚丢:
比分没有继续改变,新加坡便重掀进攻,能把费南多从前场拖回来防守:
而在国足进攻的时候,费南多还得上去一对一,做主攻手:
要知道,费南多也不年轻了。
所以,既然伊万科维奇要全场坚持打442菱形中场,那就只能以攻代守,把压力全部释放出来,但在费南多前后两头来回跑,张玉宁被对手大动作冲撞的时候,武磊的作用就太小了。
偶尔摸到机会回做,武磊会出现失误:
队友一块抢出机会,武磊把握不住机会:
加上点球罚丢,一系列的罪过就更大了。
因为说白了,国足是打不了单后腰的,无论是从防守端来说,国足没有覆盖能力那么大的后腰球员,还是从进攻端来说,国足也没有传接技术那么扎实的后腰球员。
所以,今天这个阵型和战术选择,王上源是一定会出问题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他本来就不是国足最好的球员,这个位置也没有其他的选择,那么前锋线只能提高效率、杀死比赛,但武磊没有做到。
当然了,你也可以说武磊已经做得很好了,毕竟在上半场临近结束时,武磊梅开二度,为国足创造了2-0的领先优势:
整个进球套路和第一球差不多,国足从强势的右侧打开防守,从无人防守的外围区域形成威胁,只不过上一次是传中,这一次是远射罢了。
但是,客场两球领先,依然不够保险。
所以下半场一回来,新加坡从右边路也可以起球了:
而帮国足脱困的,还是费南多:
但在第53分钟,国足的前场逼抢没了,但大部分球员都还在前场,所以新加坡一脚长传就变成前锋VS后卫了:
你可以说这一球带有运气成分,但无论强弱,前锋去打后卫本身就带有优势,能收获这样一个进球一点也不奇怪。
而凭借这个进球,新加坡士气大涨,在主场甚至形成了围攻:
而与此同时,我们的反制效率是这个样子的:
直到第73分钟,我们才打出了能够压制住新加坡队的进攻,或者说是反击,而源头依然来自费南多这一侧:
随后,伊万科维奇选择了换人,他用韦世豪和林良铭将谢鹏飞和李源一换下,尤其是换下李源一,被很多人视为这场比赛国足形势转差的一个疑点,也被视为一个转折点。
实际上,李源一打不了全场,因为在他下半场第52分钟制造定位球的后续来看,当时的他就有抽筋迹象了:
李源一也是30岁的年纪,加上客战新加坡,体能消耗自然不小,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个442菱形中场的站位。
就像费南多进攻时得上去一对一,防守时还得回来照顾张琳芃身侧一样,李源一在另一边的压力也很大,防守时他需要到位,进攻时还需要到位,这样的职责显然不是两个30+的球员应该承担的,至少不应该是全场承担的。
要么全队在体能报警时转为平行站位,要么没什么进攻能力,只有不断跑动的李源一被换下。只有这两个结果。
当然了,李源一被换下,被换上的为什么是个进攻球员,这就要问伊万科维奇自己了。
很显然,他是觉得中国队可以赢下新加坡,而且可以不必那么被动地赢下新加坡,但在第81分钟,中国队让伊万科维奇认识到了真正的中国队:
整个过程里,王上源、林良铭、蒋光太、张琳芃连续出现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掉新加坡队其实非常粗糙的进攻,结果被新加坡队扳平比分。
此球一丢,比赛也逐渐走向了结束。
这样一场比赛结束之后,其实并不好总结原因。
有一些朋友可能会在赛前觉得国足可以轻松地赢下新加坡,毕竟后者只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鱼腩弱旅,最后居然没赢,那么武磊错失的那些机会,包括防守端出现的失误,就变得通通不可接受了。
但也有另一些朋友可能会在赛前就觉得国足不会那么轻易地赢下新加坡,甚至也有不赢的可能性,因为和新加坡类似的中国香港,现在也不是国足可以稳稳拿下的球队,那么伊万科维奇在这场比赛选择的战术打法就显得非常稚嫩了。
两种看法都有道理,只不过取决于你在赛前如何界定两支球队的真实差距罢了。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客场战平新加坡,意味着国足已经丢掉了两分,而这两分可能是极其致命的。
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伊万科维奇需要在国足不抱取分希望的比赛里取得分数,才能补齐今天出现的亏空。
鉴于今天的比赛和后续的赛程,国足要去哪里补齐这两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