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新赛季开赛在即,但所有球员都面临一道难题:他们必须先通过体测,才能获得新赛季“上岗证”。而且这是全员体测,没有免测名额——唯一例外是参加了巴黎奥运会三人男篮项目的四名球员张宁、赵嘉仁、陆文博、朱渊博,他们可以免测。
体测是否科学,是否有必要,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参加体测的当事人——CBA球员们更是叫苦不迭。而且多次有人在体测中受伤,严重者甚至赛季报销。那么,CBA这个体测真的有用吗?真的有必要测吗?
姚明亲手废除!宫鲁鸣复出后立即重启:
CBA体测包括四个项目:专项速度耐力测试(4组17折的折返跑)、强度投篮测试(规定时间内出手一定次数,计算命中率)、负重深蹲和负重卧推。
但2017年姚明上台出任中国篮协主席后,就将全面体测废除,改为每队抽两名球员测试。这是因为在姚明的认知里CBA的体测是不科学的:“NBA许多主力球员来了也通不过。”
但在今年宫鲁鸣重新被任命以篮协副主席身份主管中国男篮国家队后,这个正是由宫鲁鸣在2011年主持倡导的“全员体测”立即卷土重来。
CBA体测是否不科学?多名球员因此受伤又是怎么回事?
今年体测刚开始,就有球员在体测中受伤:浙江队王奕博在体测中跟腱受伤,要休息一个月;新疆队刘懿霆同样在体测中伤到膝盖。
再往前回顾,还有张兆旭在体测中负重深蹲伤到腰;李晓旭在体测中更是直接跟腱断裂,赛季报销。
有人因此质疑CBA体测“毁人不倦”,认为“不科学且没有必要”。
但这么多年下来,在体测中受伤的只有这么几个。王奕博是夏天比赛打的太多了:浙江队季前赛他一场不落都是30分钟以上出场时间,还代表成都体院打了杯赛;刘懿霆更是本来膝盖就有伤,想要早点拿到上岗证才冒险参加体测;张兆旭那是本来腰就有伤,负重深蹲保护又没做好;李晓旭则可能单纯是“运气太差”。
总的来说,在体测中受伤的基本都是原来就有伤的,遇上体测的强度,诱发了更严重的伤病。
真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像这次的郭艾伦和赵睿:有伤,我就先不参加体测,等恢复得差不多了我再补测。
体测对现在的中国篮球来说太有必要了!
其实CBA的体测虽然难度不小,但历年来真正因为体测没过打不了CBA的人几乎没有。哪怕第一次测试没过,经过认真训练准备以后,在补测中也能顺利通过。
你可以质疑某些项目的科学性,也可以说体测跟篮球打得好不好没有直接关系,但至少它让球员们不敢在休赛期太懈怠(陶汉林以前夏天可以吃汉堡胖到扣不了篮你敢信?)。
看看四川队选中的网红球员杨政,一身肥肉哪像个职业球员的样子?体测就露馅了:
4组折返跑第二组成绩就不及格了,第三组跑一半直接放弃,最后折返跑0分(作为对比,35岁的深圳队主帅兼队员周鹏轻松跑完4组,顺利通过)。
投篮测试2分钟要投23-24次。他第一次只投了21次,中8个;第二次投了22次,中7个。因为两次投篮都没达到要求出手数,同样0分(作为对比,他四川队队友王薪凯是24投20中)。
这样一来,就把联赛里的“混子”都给筛出去了。
姚明2017年废除全面体测,结果这几年中国男篮国家队的成绩大家都看到了。
宫鲁鸣当年可是把巩晓彬、王治郅他们练到怕,才有了“96黄金一代”的奥运前八。于是宫鲁鸣刚一复出,马上又在国家队重拾“三从一大”,在联赛重启“全员体测”。
有人说:体能只是优秀球员的其中一项能力,不能光看他能不能跑、深蹲多少来评判一个球员——梅西在场上也不跑啊!
这话没错,体能只是其中一项;但却是现在中国球员最缺、也最容易弥补的一项。
体能,是在场上做出一切技术动作的基础。我们的国家队,已经到了上半场还能和对方僵持甚至领先,下半场却习惯性被拉开比分或是大逆转的程度,最大的原因不就是因为下半场体能严重不够了吗?
没有全员体测的日子,这些球员们过得实在太轻松了,必须有人逼着他们动起来、自律起来。
正如男篮名宿马健说的:“连17个15米宽折返跑基本要求都完不成,就别去赛场上丢人了。”
梅西可以不跑,是因为有其他人在为他跑。你们既不是梅西,也别想着靠别人帮你跑——因为人人都想做那个让别人跑的“梅西”!
(本文由号:醉剑浪子 原创发布,欢迎关注,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